林杰樑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 臨床毒物科主任

生活到處充滿毒害汙染,吃的、喝的、用的,幾乎都難逃毒素汙染,長庚腎臟科臨床毒物科 主任林杰樑,是國內最權威的毒物專家,他日常生活貫徹防毒之道,真的有一套!出生在嘉義朴子的 林杰樑,父親經營中藥行,5個兄弟姊妹中有3個醫生。

林杰樑就讀醫學院時罹患腎炎,這場莫名的大病幾乎要了他的命,幸虧靠洗腎救回來,這場病讓林杰樑決定鑽研腎臟,當了腎臟科醫師, 看到很多中毒的人要洗腎,他才進一步研究毒物。對毒物越瞭解,林杰樑越清楚要從生活周遭防毒。關於吃,他非常謹慎,幾乎不外食,由老婆下廚,每天帶便當上班。這一天,他中午帶的便當,就是前一天的晚餐,菜色很簡單! 毛豆炒豆皮、半尾煎肉魚、滷肉片一小塊、蔥花煎蛋、水煮綠花椰菜,配上白飯,就是健康營養又便宜的一餐。

早餐則是豆漿、饅頭、麥片、白煮蛋等交替選擇,他不鼓勵吃麵包,因為麵包隱藏了太多油脂,甚至有害人體的反式脂肪。林傑樑認為任何種籽油都不錯,他們家用的則是葡萄籽油,平日烹調盡量水煮、清蒸或微波,減少用油量。如何 避免食物的毒素?他說:「我們家只吃當令食物。」絲瓜、高麗菜等,都是林家餐桌上常見的好菜。因為當季盛產的蔬果,價格便宜,且較不會有農藥殘留,青菜買回家,一 定先用流動的清水浸泡十五分鐘。水果也要徹底清洗,即使像有皮的橘子、香蕉、龍眼、荔枝,都得先洗過再剝皮,柳丁洗過才能切,比較特別 的是棗子、蓮霧,林杰樑都是削掉皮才吃。碰到菜價飆漲時,林杰樑會選擇冷凍蔬菜代替。在食材選擇上,除 了吃當令蔬果,林杰樑鼓勵大家多吃當季盛產的小型魚,台灣的鯖魚、花飛魚、四破魚、竹 筴魚與秋刀魚都是不錯的選擇 海水魚優於淡水魚,愛吃鮭魚的人,最好擇體型較小的野生鮭,大型深海魚在食物鏈中累積了太多毒素,建議少吃。

至於肉類,他只吃雞胸和雞腿不吃皮,豬肉則選擇有CAS標記 的優良肉品。不吃生食、不吃內臟、不吃加工醃漬類食物如香腸、炸雞等,少買進口蔬果、少吃帶殼海鮮,多吃蔬果、一周至少吃兩次魚,是他的飲食原則。他的孩子從小跟著吃清淡飲食,炸雞、漢堡、薯條對他們沒有任何吸引力。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人生還有樂趣嗎?林杰樑笑說,生活沒必要過得戰戰兢兢,因為身體有自然的排毒功能,愛吃炸雞、薯條、燒烤的人,一個月吃一次無妨,只要頻率不是太高,身體都可以自然代謝,別怕健康被毒害!

1).避免醃製品、 油炸與加工食物。少鹽少糖少油。

2).魚要吃巴掌以下的小型 魚,因大魚吃多了小魚,也會在體內累積毒素。盡量吃海魚,不吃魚頭及內臟,每週吃四兩。

3).食物以水煮或清蒸烹調,如此食物不會變質,營養流失最少。

4).盡量避免使用釀造醬油,因為少數醬油公司在釀造過程中可能產生黃麴毒素污染。

5).台灣潮濕炎熱,食物容易發黴及產生黃麴毒素,五穀雜糧、麵條、冬粉、中藥需放在冰箱保存,一旦發黴立即丟棄。

6).購買最便宜的當季時蔬,因生長迅速、價格低廉,農人不用也不願多花錢灑農藥。不吃生菜,! 避免蟲卵細菌寄生。

衛生署與豬農掀起大戰,衛生署更遭豬農潑豬糞、砸臭蛋,雙方戰火一發不可收拾。毒物專家林杰樑不畏激怒當局,直指如吃了五公斤的瘦肉精豬肉,就逼近 危險值!開放瘦肉精的政策因此踩了緊急煞車。

近年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儼然成了捍衛「吃的安全」 的正義使者,揮舞著「專業知識」的大劍,為民眾健康把關。

身為毒物科醫師,林杰樑吃得很謹慎。他的養生之道說來簡單做來難!少鹽、少糖、油適量,生鮮、當令食物最好,不迷信健康食品或生機飲食,便宜的蔬果吃來健康又愉快。

 

菜價狂跌 農民就不會灑農藥
去年菜價起跌驚人,時為菜金時為菜土,菜貴時,林家就以冷凍蔬菜取代。他可不是受經濟拮据所苦,他說,菜價好時,農民急著搶收,農藥殘留往往來不及消退。

 

「當菜價狂跌,農民連灑農藥的意願都沒有,正是吃的最安心的時候。豬肉也是一樣,豬肉貴時,提前宰殺的豬隻體內恐有抗生素殘留。」

 

一條 10元四破魚吃得新鮮開心
這個冬天,林家經常吃的是一條 10元的四破魚,四破魚屬於最小型的鯖魚,而且魚油含量豐富;花飛魚更是新鮮又好吃;最近跌價至一顆 20元的高麗菜,更是林家餐桌最近的常客。

 

林杰樑說,他絕對不碰發霉的食物,例如豆腐乳、豆瓣醬、福菜、雪裡紅、鹹白魚、金華火腿等, 「這些食物真的好可怕!」

 

以豆瓣醬做湯底的紅燒牛肉麵,林傑樑碰都不碰。他的實驗室曾經檢驗吃紅燒牛肉麵喝湯與不喝湯的分 別,結果發現喝紅燒牛肉湯者,體內黃麴毒素遠遠高於不喝湯者。


「 若愛牛肉麵,還是選清燉的吧!」

肝硬化到肝癌恐是發霉食物作怪

「好多不曾感染B 型肝炎、C型肝炎的病患,卻出現肝硬化,最後走上肝癌一途,極有可能就是飲食中 的發霉食物作怪。臨床上,實在看了太多了!」

為了孩子,林杰樑與太太以身作則,拒絕垃圾食物。他鼓勵孩子多喝豆漿,他說,東方人乳癌較少, 抽菸者罹患肺癌的機會也比西方人低,這些東方奇蹟多與大豆食品有關,他建議與其喝牛奶,不如多喝豆漿。

國內早年並無毒物科,林杰樑是腎臟專科醫生,而過去中毒病患均由腎臟科醫師治療, 在長庚醫院看了20多年的中毒病患,林杰樑將毒物科做大,從農藥中 毒、安眠藥中毒,擴及環境中的毒物、職業中的毒物傷害。

林杰樑的父母都罹患癌症,他在 「防癌保健靠自己」自序中寫道:「在短短三年內,令人難以置信的,雙親都罹患癌症,無數的夜晚和白天,妻與我陪著兩 位老人家,度過了不知多少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晦暗日子,雖然身為醫師,但為人子對癌症的無力感卻是一種更深沈的 『痛』。」

不必迷信流行解毒餐、生機飲食

至於流行的解毒餐、生機飲食,林杰樑說,「提倡排毒餐、解毒餐的人, 真是壞透了,人家生病已經夠可憐,還趁火打劫,殺人無數。」癌症病患化療之後抵抗力很差,卻聽信街坊流言,開始吃生機飲食,卻不知道寄生蟲正會趁虛而入;或是糖尿病患狂吃紅蘿蔔,血糖飆至五、六百。在專業的領域裡,林杰樑不斷放砲,他不以為意的笑說,「我大概是不受歡迎人物吧!但這個社會總要有人扮黑臉,開放的社會經過討論,得利者始終是老百姓。」

看信的好處是可以『增廣見聞』,穫取您平凡的生活不會去想的東西。

如果您收到別人分享給您的好文章,不要吝嗇,您也可以繼續分享給好友,請別忘記我這一份喔!

當我們用心對人時,有心人將以熱情回報您,希望我們都是用心的人,也是有心的人。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黃素 Lutein ~ 還我雪亮雙眼

  

什麼是葉黃素??

 

葉黃素Lutein為一種天然存在於蔬果中的類胡蘿蔔素,如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花椰菜、玉米等蔬菜葉片中;奇異果、葡萄、柳橙汁、綠皮胡瓜、以及數種南瓜中,含有 30%~50% 的葉黃素。

葉黃素是一個很好的抗氧化劑,保護細胞避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葉黃素存在於人體的眼睛、皮膚、血清、子宮頸、腦部、心臟、胸部等,來維持這些部位的健康,尤其對眼睛特別重要。但人體沒有辦法自己合成,必須要由食物中才可獲得。

 

為何葉黃素對眼睛很重要??

視網膜中央有一個名為黃斑的區塊,黃斑是感光細胞聚集的地方,負責在視野中央提供顏色和具體細節,可幫忙辨識臉孔、閱讀、寫字、開車等。如果沒有正常功能的黃斑區,或許你還能保有黑白色調的次要視覺功能,但你的主要視力功能會逐漸損壞,甚至有失明的危險。

視網膜黃斑區就像一臺影印機,葉黃素就如同碳粉如果影印機的碳粉沒有了它,就不能印出任何東西了,而當葉黃素補充足夠後,影印機就能將印出的東西清楚的傳遞至腦部。

葉黃素能吸收藍光,抗氧化。太陽光中的紫外光、藍色光進入眼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白內障,黃斑區退化,甚至是癌症。

紫外線一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狀體過濾掉,但藍光卻可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及黃斑,而晶狀體和黃斑的葉黃素能過濾掉藍光,避免藍光對眼睛的損害。

黃斑區的脂肪外層特別容易受到太陽光的氧化性傷害,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區域最常發生退化的原因。葉黃素對眼睛具有特殊的作用,身體攝取的葉黃素分佈到眼睛的兩二個部位:(1) 視網膜及黃斑區;(2) 晶狀體。

所以如果你葉黃素缺乏的話,就會導致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失明、白內障、散光、老花眼、假性近視、眼睛疲勞等等具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疾病。

 

我已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嗎?

1. 你太忙,常常飲食不正常嗎?

2. 你常吃速食嗎?

3. 你沒有攝取足夠深綠色葉菜類嗎?

如果你以上3個問題中有兩個答案是「yes」的話,你的飲食可能就缺乏葉黃素囉!幸好葉黃素很容易於飲食中補充,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葉菜就是很好的來源。

每人一天大約要攝取6毫克的葉黃素(相當於一大碗的生菠菜=1/3熟菠菜)。


葉黃素對人體的健康助益?
1. 增進視力:

視網膜暴露於光照、氧氣中,會受自由基的傷害。而葉黃素是個很高濃厚的抗氧化劑,可幫忙濾掉藍光,降低色相差,使視力更精準。 
2. 保護視網膜:

視網膜含有豐富的DHA不飽和脂肪酸,葉黃素是個好的抗氧化劑,避免視網膜在吸收光線的時候受到氧化傷害。 
3. 降低白內障:

葉黃素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自由基對眼睛 水晶體蛋白質 的損害是白內障的主因。 
4. 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

視網膜色素變性時,視網膜上的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會發生退化性變化。 補充葉黃素對視網膜色素變性有助益。 
5. 預防乳癌:

葉黃素能作為乳癌細胞的抗繁殖劑,預防乳癌的擴散。 
6. 降低心臟病:

滅氫氧自由基能力比E大1,000倍,防止細胞受損。

 

大約幾歲開始要注意葉黃素的攝取?

一般葉黃素不足,最常引起的就是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AMD,65歲以上喪失視力的主要原因)和白內障(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95%以上的人發生白內障),但這兩種疾病通常年紀較大時才會發生。

視網膜含有豐富的DHA不飽和脂肪酸,而葉黃素的抗氧化保護作用可以讓視網膜免於受到脂肪氧化的傷害。葉黃素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可以增進水晶體的抗氧化能力,抵抗紫外線與自由基的傷害,並可保護眼睛的微血管,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

我們於年輕時(10~30歲左右)活動力、行動力較強,常會曝曬於陽光導致黃斑區的傷害,所以,葉黃素的補充還是越早越好。

 

保護眼睛的5個簡單方法。

1. 出門時戴太陽眼鏡

2. 減少攝取飽滿脂肪酸和膽固醇

3. 戒菸

4. 限制飲酒

5. 每天至少6毫克的葉黃素(食用補充劑或多攝取天然蔬菜)

玉米黃質的功效與作用
人體血液中主要類胡蘿蔔素有β胡蘿蔔素、蕃茄紅素、葉黃素、α胡蘿蔔素、β隱黃質(素)、玉米黃質(素)等六種,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可大量攝取類胡蘿蔔素,但人類的視網膜只選擇性累積兩種營養素---玉米黃質與葉黃素,它們高度地集中在黃斑區,也就是負責精細視覺的部位,類胡蘿蔔素在這裡表現為深黃色小點,被稱黃斑色素。由於類胡蘿蔔素可以吸收光線中有害的藍光,更由於它們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所以經實驗證明類 蘿蔔素確實能保護視網膜,進而改善視力。然而在人體吃進了類胡蘿蔔素後如何通過穿透頸部屏障使其到達視網膜,則需透過「載體」的攜帶。所謂載體即優質膽固醇(如必需脂肪酸)。

 

玉米黃質與葉黃素V.S.眼部疾病
1. 預防青光眼:

人體對類胡蘿蔔素含量高的食物攝取量越大,青光眼發病率就越低。這兩者有密切的聯繫。兩種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存在於眼中可以還原初生態氧,從而減小眼球蛋白的氧化強度。
2. 白內障:

一般白內障的患者由於長期的陽光自由基慢性破壞水晶體結構引起水晶體過度氧化形成蛋白質沈澱所引發。葉黃素被發現儲存於眼部水晶體,是抗白內障超氧化劑。
3. 黃斑部退化:

黃斑部退化是一種視網膜的退化性疾病,令視錐感光細胞死亡,一般因其營養素供給無法到達,而呈現的老化現象,若能針對黃斑部所需之營養素玉米黃質與葉黃素加以補充則可有效改善更甚可達抑制其惡化之功。
4. 高度近視:

一般人認為近視只要戴上眼鏡矯正即可,但若不知有效改善、抑制則易產生視網膜剝離、積水、飛蚊症甚至導致永久性的失明,補充眼睛足夠的營養、適當的休息, 可以說是保護靈魂之窗的不二法門。

 

保護眼睛的P.S. 
1. 
金盞花中也含有葉黃素與玉米黃質,但對花粉過敏或哮喘者則易發生過敏之副作用。
2. 服用大量維生素A是否可以有效改善視力?維生素A是由類胡蘿蔔素中之α、β胡蘿蔔素及α隱黃質所合成,但過量的β胡蘿蔔素卻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及肝臟的代謝。
3. 除了玉米黃質與葉黃素之外,
維生素E則是可以為保護眼睛加分的營養素。

 

藍光,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殺手

面對烈日強光,不少人會戴起太陽眼鏡擋住紫外線,但是除了紫外線對眼睛會有傷害之外,在可見光中還有一種高能量的「藍光」,對眼睛視網膜有更大的殺傷力,這就是近期在國際廣受討論有關藍光導致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議題。尤其是對於換上人工水晶體,喪失抵禦藍光功能的白內障患者,如何在植入人工水晶體之後,還能兼具隔絕藍光、保護視網膜黃斑部的功能,就顯得格外重要。

花蓮醫院眼科主任陳安平指出,人類的眼睛具有過濾紫外線與藍光的能力,但隨著年齡增長,眼睛水晶體會逐漸變黃,因應藍光對眼睛的危害,特別是50歲以後,水晶體變黃最明顯。

光線中人眼可察覺的部分稱為可見光,但包括紫外線在內的不可見光,是人眼無法察覺,尤其是藍光證實對眼睛會造成嚴重傷害,因為藍光最靠近紫外線,能量最高的部分,波長介於400~500nm之間,暴露在藍光下容易造成眼睛傷害,特別是引起黃斑部病變。藍光普遍存在於生活中的照明設備及電腦螢幕射線,打電腦宜配戴黃色濾光鏡片,可避免藍光傷害,又能降低眼疲乏。

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皆是常見的老人眼疾,兩者可能同時併存,黃斑部病變原因眾多,但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居多。老年性黃斑部初期症狀與老花眼或白內障纇似,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

陳 醫師建議患者不妨從食物中攝取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質素(Zeaxanthin),這兩種黃色的色素,可以濾除掉可見光的藍色光,人的眼睛含有高量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素,這兩種元素是人體沒法製造的,必須靠含葉黃素的植物來補充,若缺少了這兩種元素,視網膜黃斑部就容易受到藍光以及紫外光的傷害。

葉黃素普遍存在於一般綠色蔬菜和水果中,如甘藍、菠菜、綠花椰菜、香菜、南瓜及碗豆等,

而中藥枸杞之所以有明目效能,以往皆不知其因,根據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其含有大量的玉米黃質素,答案始揭曉。

白內障手術後配戴黃色的鏡片,也可收到防止藍光傷害的功效,對於白內障患者而言,可以多一項選擇。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保健-抗衰老5把鑰匙

 

如果你想活到100歲,也許可以從諾貝爾獎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諾貝爾獎得主普遍長壽,平均壽命高達77.2歲,比僅獲得提名的科學家,平均壽命高1.4歲。

 

日前,據美國《讀者文摘》報導,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蘿爾格雷德和傑克紹斯塔克,總結出幾把延緩人類衰老的鑰匙,幫你開啟長壽大門。

 

1把長壽金鑰匙:樂觀,生活有目標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歲,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總和,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於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洪昭光表示,一項在世界三大長壽地區,進行的調查,以及上海、北京市長壽老人的調查,都得出同樣的啟示:要健身,先健心。有了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

 

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氣候、食物、生活習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煙酒,有的老人喜吃肥肉,但有一點卻中外都相同,那就是長壽者都心胸寬闊,樂觀開朗,心地善良、隨和。老人如果心胸狹窄,鼠肚雞腸,這樣的人活不到100歲。

 

幾位諾貝爾獎得主也強調,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一是要樂觀。美國婦女健康研究(WHI)調查了10萬名婦女,樂觀者在該研究的前8年死亡的危險,比悲觀者小14%。研究者希拉蕊廷德爾博士指出:樂觀是重要的保護傘,這種人有強大的社會網路,並能很好地處理壓力。

二是有目標。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涉及1200多位老人的新研究發現,無論是遠大目標,還是旅遊或讀書等近期目標,只要生活擁有目標,生存優勢就更大。研究中,生活有明確目標及計畫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一半。

 

2把鑰匙:堅持步行,三五七

 

世界頂尖心臟病專家、紐約哥倫比亞醫學院OZ博士表示,保持年輕的最好方法是散步。如果5分鐘走不了1/4英里(約400),那麼在3年內死亡的幾率會驟增。

 

可能的話,儘量與配偶一道散步,有助增加說話機會;一起打網球,還能建立親密關係。但這並非鍛煉的全部好處。更重要的是:生命在於運動,夫妻多活動,雙方更能延年益壽。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不僅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還能降低高血脂,使動脈硬化變軟,讓人腦子更清楚,防止老年癡呆。

 

那麼,怎麼步行最好呢?洪昭光表示,掌握好3個字即可:357

3」指最好每天步行約3公里,時間在30分鐘以上;

5」指每週運動5次左右,只有有規律的健身運動,才能有效;

7」指有氧運動強度,以「運動後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這相當於一般人,中等強度的運動。

 

比如說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50+120=170。如果身體素質好,有運動基礎,則可以多一些,達到190左右;身體差可以少一些,年齡加心率達到150左右即可。總之,步行運動要量力而行,否則會產生無氧代謝,導致不良影響或意外。

 

3把鑰匙:多補維生素D,少吃牛肉豬肉

 

一項為期10年、涉及54.5萬美國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吃4盎司(約113克)左右牛肉或豬肉的人,早亡危險比更少吃肉的人高30%。雖然早期研究表明,大量吃紅肉會導致心臟病和結腸癌,但是這項研究首次以大規模的調查,揭示了多肉飲食對壽命的影響。

 

這是因為,紅肉裏含有較多的雌激素,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而且紅肉消化後產生的食物殘渣較少,使腸蠕動減弱,進而使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時間更長,增加直腸癌的風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目前,在幾大類食物中,紅肉的攝入是最容易過量的,而一旦過量,它對人體的危害又是巨大的。健康的年輕人、活動量比較大的,可適當增加紅肉的攝入,但老年人、消化能力差的人則要相應減少,心臟病、高血壓等高危人群,更要減少紅肉攝入。

 

另有資料顯示,全球約有10億人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水準過低,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糖尿病、高血壓和癌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陽光維生素」攝取不足的成年人,早亡危險增加26%。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副教授邁克爾梅拉米德博士表示,除了喝強化牛奶和適當補充維生素D之外,還應該每週曬曬太陽,每次1015分鐘,最佳時間為上午11點至下午3點,可以達到補充維生素D的理想效果。

 

4把鑰匙:夫妻多牽手

 

在街上,經常能見到一個現象,「海歸」夫婦或是外國夫婦,散步時會手牽手,而在國內呢,大多數夫妻散步時,都相距半米到一米,男的在前邊走,女的在後邊跟著。

 

洪昭光提倡,夫妻應該多牽手走路。因為人有一種「皮膚饑渴」,皮膚的接觸能產生明顯的心理和生理效應,通過生物電傳導,讓夫妻雙方體內都釋放內啡月太。內啡月太一多,免疫力就提高。

 

美國密歇根州密歇根大學,一項超過7年的研究發現,儘管都有壓力,但男人和女人如果能用大部分時間去關愛配偶,他們自身死亡的危險性就能減少36%

 

科學家推測,關愛可以讓人釋放「結合」催產激素,去對抗能升高血壓和幹擾免疫系統規律的一種壓力激素「皮質醇」。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也發現,儘管有壓力,但是在7年時間內,將大部分時間用於照顧配偶的人,死亡風險降低36%

 

5把鑰匙:人緣好

 

大量調查資料發現,百歲老人都具有好人緣的共同特點。社交生活越少,大腦裡會有越多焦慮引起的化學物質,就越可能生病。一項針對2761855歲的成人研究表明,有6個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擊感冒的能力強4倍。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應對緊張的緩衝器,有益於心臟健康。

 

幾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均指出,長期精神緊張會削弱免疫系統,並加速細胞老化,最終讓人的壽命縮短4.8年。而人緣好的人,心情一般會很好,體內大量分泌有益的激素、畮類和膽鹼等,這些物質能把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有利於健康長壽。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免付費專線電話一覽表:印下來放在護照!

 

 

中華民國外交部決定自  2012今年71起,在中正機場的外交部辦事處增設「旅外國人急難救助全球免付費專線」。電話 800-0885-0885 (與「你幫幫我、你幫幫我」諧)

有專人24小時輪值接聽。
台灣旅客在這17國和港澳兩地發生急難事故,如果無法與台灣駐當地辦事處立即取得聯繫,可在當地打這支電話與「旅外國人急難救助聯繫中心」洽詢協助。

這項措施將先行試辦6個月,外交部表示如成效良好,將繼續推廣,並擴大適用國家地區。

全球免付費專線電話一覽表:

比利時 
00-800-

0885-0885

德國
00-800-

0885-0885

義大利
00-800-

0885-0885

瑞典
00-800-

0885-0885

馬來西亞 
00-800-

0885-0885

法國
00-800-

0885-0885

荷蘭 
00-800-

0885-0885

挪威
00-800-

0885-0885

澳門
00-800-

0885-0885

紐西蘭
00-800-

0885-0885

阿根廷
00-800-

0885-0885

新加坡
001-800-

0885-0885

日本
001-800-

0885-0885

南韓
001-800-

0885-0885

香港
001-800-

0885-0885

美國
011-800-

0885-0885

加拿大
011-800-

0885-0885

澳洲 
0011-800-

0885-0885

以色列
014-800-

0885-0885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是僅次於水的第二大飲料,護心、防癌、保肝、助消化,但必須是"黑咖啡"

不加糖、奶精等垃圾!三合一速溶咖啡是“垃圾咖啡”!

 

 

 

醫學專家寵愛咖啡

全球大約有10億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咖啡,以此開始他們新的一天。

在這10億人中,中國人所佔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有調查顯示,目前七成國人喝咖啡,

其中三成人已經養成每天喝咖啡的習慣。

然而,從小熏陶在芳香怡人的“茶文化”中的我們,總覺得和苦澀濃郁的西式

“咖啡文化”有點隔膜。很多人一提起“咖啡因”就如臨大敵,“喝咖啡導致鈣流失,

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的報道也讓我們毫不猶疑地把它扔進“壞飲料”的行列

 

咖啡對健康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

《生命時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心血管腫瘤消化等多科專家,發現咖啡的很多

健康益處,讓我們意想不到。

 

僅次於水的第二大飲料

除了石油以外,世界上最古老、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就要算咖啡了。

在西方國家,清晨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手握一杯咖啡、急匆匆走在上班路上的人。

在中國,星巴克的連鎖店已經遍地開花,就連不少老人都能認出它的

“女妖”標幟。

據國際咖啡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消耗的咖啡是4000億杯,每秒鐘,世界上就有

1.4萬杯咖啡被喝掉,咖啡已成為僅次於水的世界第二大飲品。芬蘭人當數世界上

最愛喝咖啡的人,2008年的人均咖啡消耗量是 12公斤。

即使在亞洲一些茶文化國家,咖啡也越來越受歡迎,日本已取代德國成為世界

第二大咖啡消費國。在美國,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喝咖啡,近九成人早餐必定要搭配咖啡。

相比之下,咖啡在中國雖然“知名度”很高,但“接受度”並不是很高。

調查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年每人消費咖啡不到100杯。

喝咖啡的人中,男性56%,女性44%。其中,4150歲的人最多,佔24%﹔

其次是2130歲的人,佔18%。

 

咖啡科學信息學會的創辦人之一艾尼斯多·伊利指出,

過去人們對咖啡有很多誤解,近十幾年來,才將咖啡作為一種健康飲品。

人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咖啡中不僅含有咖啡因,還富含蛋白質、脂肪、煙鹼酸、

單寧酸、生物鹼、鉀、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成分。
  

咖啡不為人知的好處

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曾與前世界心臟聯盟主席馬裡奧·馬拉奧等專家合寫過一本書,

《咖啡無罪的101個理由》。

書中說,只要適當和有規律地喝,咖啡保護心臟的作用要強於葡萄酒。

心血管內科專家告訴記者,咖啡因能改善左心室的收縮功能和冠狀動脈的血液流量,

因此適量喝咖啡可以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對於那些擔心心率加快的人,他建議,每天12杯為宜,老年人最好1杯。

不要太濃,盡量少加糖或不加糖。

 

除了受到心血管專家的“寵愛”,咖啡還被許多其他醫學專家所推崇。

 

咖啡能防癌抗癌腫瘤醫院營養科專家推薦,咖啡中蘊含的多酚類物質

一種強抗氧化劑。每天喝點咖啡,無論是預防癌症,還是對癌症的治療都有一定效果。

 

咖啡保護肝臟“咖啡富含的多酚類物質對肝臟也有保護作用。

專家建議肝炎患者每天喝點咖啡,對肝細胞的修復很有好處。

日本專家則發現,咖啡除了養肝,還能解酒,其中的綠原酸可避免酒精中毒。

 

咖啡預防2糖尿病眾多研究顯示,在喝咖啡的人中,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較低,

因為咖啡中的某種物質可減少腸道中的葡萄糖吸收率,改變葡萄糖吸收的部位。

 

咖啡有助消化消化科醫師告訴記者,愛吃肉的人最好飯後喝杯咖啡,

有很好的解油膩、助消化作用。此外,咖啡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含量比橙汁都高,

咖啡因還能刺激腸道、加快蠕動。因此,喝咖啡有緩解便秘的效果。

 

咖啡預防抑鬱。規律飲用咖啡的人,飲用後會覺得愉快、煩躁感少了,心境得到改善。

心血管內科專家指出,煩躁或情緒低落時,喝杯咖啡確實能讓心情平靜。

 

咖啡是運動伴侶。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顯示,運動後喝兩杯咖啡,

有助於緩解肌肉酸痛症狀。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教育,寬容和愛,

 

比懲罰更能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們一定要學習。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法國家庭。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裏玩籃球,

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的一個花瓶,

“咚”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

瓶口摔掉一大塊。這不是擺設品,

而是祖上傳下來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

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當天晚上,母親發現花瓶有些“變化”。

吃晚餐時,她問孩子:

“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

 

孩子靈機一動,說:

“一隻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麼也趕不走,

  它在客廳裏上躥下跳,

  最後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母親很清楚,孩子在撒謊,因為每天上班前,

她會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母親不動聲色地說:

“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

 

就寢前,孩子在床上發現一張便條,

原來是母親讓他馬上到書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

母親從抽屜裏拿出一個盒子,

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

“這塊巧克力獎給你,

  因為你運用神奇的想像力,

  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

  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

 

接著,她又在孩子手裏放了一塊巧克力:

“這塊巧克力獎給你。

  因為你有傑出的修復能力,

  雖然用的是膠水,但是,

  裂縫粘合得幾乎完美無缺。不過,

  這是修復紙質物品的,

  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力更強的膠水,

  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術。明天,

  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裏,

  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

 

母親拿起第三塊巧克力,說:

“最後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

  作為母親,

  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

  尤其是家裏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

  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

 

“媽媽,我……”

 

以後,這個孩子再也沒有撒過一次謊,

每當他想撒謊時,三塊巧克力就會浮現在眼前。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單輕鬆的認識有趣的人
每個人準備一個自己覺得有趣的故事
自己的,朋友的都沒關係,只要是真實的!
只要是有趣的(恐怖的,靈異的,溫暖的也都可以啦)
來跟大家交換一個愉快的下午


日期:11/25(日)

時間:15:00~17:30  ( 你沒看錯! 大白天喝酒喔~酷吧! )
人數:5~10人
 
地點:(餐廳介紹和地址請點下面兩個連結嘿~)

GOOBUR谷堡加州餐廳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08巷49號
捷運國父紀念館站2號出口走路3分鐘可到達

費用:400元現場付(女生優惠價300元)
費用包含: 甜點 or 炸物拼盤
每人附上一杯保證好喝的甜白酒或氣泡酒
可以續杯一次! (也可以選非酒精飲料)


 
活動方式是以輕鬆的聊天的方式進行,
當然,有事情的人隨時都可以先走喔 ^___^
 
聊天的主題舉例(不限於這些喔~大家可以自由發揮^^):
1. 簡單的自我介紹
2. 分享自己的有趣的故事

3. 一邊享用好喝的氣泡酒(飲料)
4. 一邊聽著新朋友講述有趣的故事



如果這次的聚會時間無法參加?
可以在下面登記!
希望以後聚會被通知的請在底下這裡登記Mail吧!

http://bit.ly/UAb0ho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喝咖啡的人要多吃洋蔥唷      作者 /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

從不知道洋蔥那麼重要,
送您好吃涼拌洋蔥作法

 

Step 1.洋蔥洗淨切絲.
Step 2.
容器內裝冰水,將洋蔥絲浸於冰水中,置冰箱下層泠藏.
Step 3.
隔天撈起洋蔥拌蠔油,好吃無辛味的生菜.

 

洋蔥比骨質酥鬆症的藥有效

 

【洋蔥比骨質酥鬆症的藥有效】

家庭主婦不愛用洋蔥做菜,處理時會讓人流眼淚,很多人也怕洋蔥味。除非是手藝高超的洋蔥料理,否則真的很難找到洋蔥的熱愛者。

但是想要讓自己骨骼結實、身體長得高、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好還是乖乖地捏著鼻子吃洋蔥吧。因為權威期刊「自然」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一種蔬菜。洋蔥預防骨質流失的效果,甚至比骨質疏鬆症治療藥品「calcitonin」還要好。

研究人員讓雄性大白鼠每天吃一公克乾洋蔥,連續四週後,公白鼠的骨質平均增加了13.5-18%。另一組實驗則發現,讓大白鼠食用含有洋蔥的混合蔬菜,也能夠減少骨質流失問題。第三組實驗則是讓摘除卵巢的雌性大白鼠每天吃1.5公克的洋蔥,結果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 25%更值得注意的是,洋蔥的保健功效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得到了。

研究人員認為,洋蔥的效果可能來自於「預防骨質流失」,因此想要利用洋蔥保健的人,每天可能要吃上200-300公克( 10盎司)的洋蔥,才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醫食同源,在我們日常食物中,有很多蔬菜水果都具有藥物般的療效;像西餐裡少不了的配菜洋蔥,它對身體的好處簡直超乎想像。洋蔥炒蛋,或洋蔥炒牛肉,都是美味無比的健康菜;而洋蔥還可以用來生吃或榨汁喝,根據醫學實驗,它更能發揮多種神奇療效。

 

 

 

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

 

【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
據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HDL含量HDL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種被認為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膽固醇,也是一種的好的膽固醇。)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以保護心臟,這原是個民間偏方,克多博士在自己的診所裡對病人進行實驗,證明洋蔥確有提升好膽固醇的療效,不過洋蔥煮得越熟,越不具效果。

 

洋蔥可以分解脂肪

 

【洋蔥可以分解脂肪】
克多博士讓診所裡的心臟病人每天吃洋蔥,結果發現洋蔥裡所含的化合物也能阻止血小板凝結,並加速血液凝塊溶解。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於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所以說牛排通常搭配洋蔥一起吃,是很有道理?

 

洋蔥可以預防胃癌

 

【洋蔥可以預防胃癌】
洋蔥和大蒜、大蔥、韭菜這些蔥屬蔬菜,因含有抗癌的化學物質,據研究人員在中國山東省一個胃癌罹患率很高的地方所做研究發現,當洋蔥吃得越多,得胃癌的機率就越低。

 

洋蔥可以對抗哮喘

 

【洋蔥可以對抗哮喘】
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由於洋蔥可以抑制組織胺的動,而組織胺正是一種會引起哮喘過敏症狀的化學物質;據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洋蔥可以治療糖尿病

 

【洋蔥可以治療糖尿病】
很久以前,洋蔥就被用來治療糖尿病,到F現代,醫學也證明洋蔥確實能夠降血糖而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同樣有效果。原來洋蔥裡有一種抗糖尿病的化合物,類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劑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及釋放的作用。

 

洋蔥可以防治失眠

 

【洋蔥可以防治失眠】
洋蔥的妙用還不止上述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洋蔥還可用來防治失眠:將切碎的洋蔥放置於枕邊,洋蔥特有的刺激成分,會發揮鎮靜神經、誘人入眠的神奇功效。

 

洋蔥可以防治鼻塞

 

【洋蔥可以防治鼻塞】
感冒的時候,喝加了洋蔥的熱味噌湯,很快就可發汗退燒。
如果鼻塞,以一小片洋蔥抵住鼻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會促使鼻子瞬間暢通起來。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2656_10151152355102794_1383361886_n   

患者:綠色向外、白色向內

探者:綠色向內、白色向外

前長庚醫院院長示範正確的口罩戴法與丟棄方式,

以綠、白兩色的外科口罩為例,白色織布為主要防止病毒層。

如果是病患,或恐怕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的,應將白色織布罩口,白色在內、

綠色在外,如果是健康者,戴口罩抵禦外來病毒,應該將白色防護層向外,

綠色在內、白色在外,若口罩上有鐵條的,則固定鐵條面向外,

以防皮膚損傷。此外,口罩也不能隨便丟棄,以綠、白外科口罩為例,

口罩丟棄正確方式都是綠色在外,向白色層捲收,

將可能沾染病毒的白色層捲起來後再丟棄。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OKY:(http://hooky.pixnet.net/blog)

鮮卑人,完全消失了。
大部份都漢化了,有部份不願過城市生活的,就突厥化,也有些分枝可能退至今日中俄及中韓邊境長白山一帶,部份有可能在將來朝鮮化,契丹及奚人可能也吸納了一些,也有部份可能歸入後來的女真人。
但北齊高氏,隋朝楊氏,唐朝李氏,族源基本上都有兩套說法,一為漢化之鮮卑人,一為鮮卑化之漢人。
而一些高門,如長孫氏等,都係鮮卑大族,元稹更加係鮮卑人,因為北魏孝文帝漢化前無元姓。
楚辭中之鮮卑與後世鮮卑無關,楚辭之鮮卑可能不是族名。
而魯迅是以鮮卑借代東北亞,亦與鮮卑族無關,這只是單純之文學想像。

話說有關鮮卑的起源,應該與鮮卑山有關,不論是先有族名再有山名還是反過來 在地望上看來,他們最初大概臣屬於東胡或是東胡的分枝 而東胡族曾經差點就滅燕,幸得齊國發大軍來救,但他們困於遼東沼澤,最後靠老馬帶路才能脫險,這就是老馬識途的典故了 東胡比匈奴興起得早,很多人基於社會進化論,認為人類文明是由狩獵->遊牧->農耕這條直線來發展的,事實上這種發展模式有違邏輯 因為很簡單一個問題,遊牧民族吃甚麼?牲畜是牧民的全部資產,如果他們以肉類作主食的話,大概沒幾天便能把他們所有畜產吃光光了,所以牧民不可能只靠肉食來生存,而奶品亦容易變壞,但變壞了的話,不就是酸奶了嗎?可是酸奶也不好保存呀,想想看,液態食物要用容器來放,有那麼多容器的話,就不叫遊牧民族吧 所以酸奶也不可能是主食,主食該是乳酪才對,而乳酪有多久的歷史呢?這個我沒空查西方人的研究論著,但我知大概有二千多年歷史左右,相等於中國的戰國時代 所以古籍有提到很多遊牧民族,但真的能發幾十萬大軍南侵的,卻是戰國時代的東胡族,因此東胡可能是中國第一個遊牧民族,而當然,吃乳酪當正餐也蠻痛苦的,他們也需要農產品來分享主食的位置啊,所以他們會跟農業民族貿易,農業民族想著不賣糧產便可以把他們餓死的話,那就只好發個幾十萬人來搶啦 所以才會有東胡侵燕的史事,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是戰國時代的史事,而戰國之前,根本沒有與遊牧直接相關的史料存在,所以現在故宮硬說一個三千年前的角形器是遊牧民族風格,我就大搖其頭了,三千年前,農耕技術還不足夠成熟,成熟到能供養遊牧民族人口的時代,真的有可能有遊牧民族嗎? 以上知識都是被王明珂老師所啟發的。

【字典--鮮卑】
1.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游牧部落 東胡 族的一支。 秦 漢 時曾居於 遼 東,附於 匈奴 。 東漢 時 北匈奴 西遷後進入 匈奴 故地,勢力漸盛。 漢桓帝 時 鮮卑 首領已建立軍事行政聯合體,分東、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統領。三世紀中葉,聯合體瓦解,附屬 漢 魏 。至 晉 初分為數部,其中以 慕容 、 拓跋 二氏為最著。 拓跋氏 建國號 魏 ,史稱 北魏 ,後分裂成 東魏 和 西魏 ,又演為 北齊 、 北周 。內遷的 鮮卑 人因逐漸從事農業, 隋 唐 後漸被 漢 民族同化。參閱《文獻通考‧四裔十九》。
2.古 鮮卑 族衣帶鉤名。一說,腰中大帶。《楚辭‧大招》:“小腰秀頸,若鮮卑只。” 王逸 注:“鮮卑,袞帶頭也。”
3.指 俄羅斯 西伯利亞 。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而 普式庚 詩多諷喻,人即借而擠之,將流 鮮卑 。”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