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KY:(http://hooky.pixnet.net/blog)

鮮卑人,完全消失了。
大部份都漢化了,有部份不願過城市生活的,就突厥化,也有些分枝可能退至今日中俄及中韓邊境長白山一帶,部份有可能在將來朝鮮化,契丹及奚人可能也吸納了一些,也有部份可能歸入後來的女真人。
但北齊高氏,隋朝楊氏,唐朝李氏,族源基本上都有兩套說法,一為漢化之鮮卑人,一為鮮卑化之漢人。
而一些高門,如長孫氏等,都係鮮卑大族,元稹更加係鮮卑人,因為北魏孝文帝漢化前無元姓。
楚辭中之鮮卑與後世鮮卑無關,楚辭之鮮卑可能不是族名。
而魯迅是以鮮卑借代東北亞,亦與鮮卑族無關,這只是單純之文學想像。

話說有關鮮卑的起源,應該與鮮卑山有關,不論是先有族名再有山名還是反過來 在地望上看來,他們最初大概臣屬於東胡或是東胡的分枝 而東胡族曾經差點就滅燕,幸得齊國發大軍來救,但他們困於遼東沼澤,最後靠老馬帶路才能脫險,這就是老馬識途的典故了 東胡比匈奴興起得早,很多人基於社會進化論,認為人類文明是由狩獵->遊牧->農耕這條直線來發展的,事實上這種發展模式有違邏輯 因為很簡單一個問題,遊牧民族吃甚麼?牲畜是牧民的全部資產,如果他們以肉類作主食的話,大概沒幾天便能把他們所有畜產吃光光了,所以牧民不可能只靠肉食來生存,而奶品亦容易變壞,但變壞了的話,不就是酸奶了嗎?可是酸奶也不好保存呀,想想看,液態食物要用容器來放,有那麼多容器的話,就不叫遊牧民族吧 所以酸奶也不可能是主食,主食該是乳酪才對,而乳酪有多久的歷史呢?這個我沒空查西方人的研究論著,但我知大概有二千多年歷史左右,相等於中國的戰國時代 所以古籍有提到很多遊牧民族,但真的能發幾十萬大軍南侵的,卻是戰國時代的東胡族,因此東胡可能是中國第一個遊牧民族,而當然,吃乳酪當正餐也蠻痛苦的,他們也需要農產品來分享主食的位置啊,所以他們會跟農業民族貿易,農業民族想著不賣糧產便可以把他們餓死的話,那就只好發個幾十萬人來搶啦 所以才會有東胡侵燕的史事,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是戰國時代的史事,而戰國之前,根本沒有與遊牧直接相關的史料存在,所以現在故宮硬說一個三千年前的角形器是遊牧民族風格,我就大搖其頭了,三千年前,農耕技術還不足夠成熟,成熟到能供養遊牧民族人口的時代,真的有可能有遊牧民族嗎? 以上知識都是被王明珂老師所啟發的。

【字典--鮮卑】
1.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游牧部落 東胡 族的一支。 秦 漢 時曾居於 遼 東,附於 匈奴 。 東漢 時 北匈奴 西遷後進入 匈奴 故地,勢力漸盛。 漢桓帝 時 鮮卑 首領已建立軍事行政聯合體,分東、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統領。三世紀中葉,聯合體瓦解,附屬 漢 魏 。至 晉 初分為數部,其中以 慕容 、 拓跋 二氏為最著。 拓跋氏 建國號 魏 ,史稱 北魏 ,後分裂成 東魏 和 西魏 ,又演為 北齊 、 北周 。內遷的 鮮卑 人因逐漸從事農業, 隋 唐 後漸被 漢 民族同化。參閱《文獻通考‧四裔十九》。
2.古 鮮卑 族衣帶鉤名。一說,腰中大帶。《楚辭‧大招》:“小腰秀頸,若鮮卑只。” 王逸 注:“鮮卑,袞帶頭也。”
3.指 俄羅斯 西伯利亞 。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而 普式庚 詩多諷喻,人即借而擠之,將流 鮮卑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O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